祁東縣地處湘江中游北岸,東抵衡陽,西接桂林,是連接湖南與廣西的重要通道,素有“湘桂咽喉”之稱。
隨著區域一體化的發展、城市功能和產業的轉型升級、民生社會建設的不斷推進,亟需構建功能完善、高效集約的綜合交通體系,滿足不斷增長的客貨需求,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提供有力支撐。
(1)區域
區域層面的背景主要體現在區域一體化。區域一體化是區域相近的地區為削弱貿易壁壘、生產要素趨于自由流動提出的設想,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綜合各地區資源優勢,通過市場規模的擴大達到規模經濟提高生產水平,推動經濟發展。
長江經濟帶是我國新一輪的區域開發戰略,2014年9月25日,國務院公布的《國務院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》中要求周邊城市依托長江黃金水道,高起點高水平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,大力發展鐵路、高等級公路網和航空網絡,加強與沿線港區的銜接,實現多式聯運,從而推動上中下游地區協調發展、沿海沿江沿邊全面開放。祁東縣地處湘江中游,應加快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步伐,將自身發展與長江經濟帶充分結合。
“3+5”城市群是我省區域一體化的重大發展戰略之一。根據 “3+5”城市群城鎮體系規劃綱要,到2030年,形成高效、低耗的交通網絡體系,同時要求衡陽融入60分鐘交通圈范圍。祁東距衡陽中心城區僅42公里,作為城市群的組成部分,應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,提高自身交通區位度,充分接收城市群核心城市的經濟產業溢出,提升自身競爭力,促進城市群一體化發展。
(2) 城市
根據祁東縣城市總體規劃,未來祁東將以中心城區為核心、歸陽產業新城為次核,以湘桂鐵路、南北向交通要道為軸線,總體上形成“一主一次、兩軸兩核、四片區”的空間結構,推動城區與鄉鎮、鄉鎮與鄉鎮的協調發展。
城鎮體系的規劃調整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實施,要求加強縣域內部及與周邊縣市的交通聯系,優化交通運輸資源布局,統籌鄉鎮均衡發展,支撐產業的布局與優化調整,同時提升祁東縣作為區域樞紐城市的地位。
同時,隨著衡柳鐵路、祁永高速、婁衡高速等重要基礎設施的建設,祁東中心城區空間格局呈現出“東拓南擴西延”(東拓,發展中心城區向白鶴鎮拓展;南擴西延,建設玉泉新區)的調整過程。城市空間的調整,亟需構建高效、綠色的綜合交通體系,協調城市土地開發建設與城市交通的關系,充分發揮交通系統的支持與引導作用。
(3) 民生
近年來我縣小汽車總量急劇增長,“行車難、停車難、乘車難、行路難”等交通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,同時其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,對我縣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挑戰,如何整合各類交通資源、優化交通出行結構,是當前交通管理工作者面臨的重大問題。
祁東具有豐富的山水資源,宜向生態宜居城市發展,以人為本、健康出行、低碳發展,要求構建安全、舒適、生態的交通空間。只有公交優先為主導的交通政策才能引導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,我縣正面臨著加快構筑現代化、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的嚴峻挑戰,這就需要通過綜合交通規劃盡快明確發展戰略,推動民生交通發展。
長沙阡陌交通規劃設計有限公司【關鍵詞:交評,公交規劃,交通規劃,城鄉公交,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風險評估】
聯系電話:151-1102-1515(微信同號) 電子郵箱:csqmtrpl@163.com
版權所有 長沙阡陌交通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:中國企業庫 www.vjhgm.cn 2005-2016
地址:長沙理工大學金盆嶺校區產業大樓三樓